304am永利集团(中国大陆)有限公司官网

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。

媒体聚焦

武成泽 :“匠心”制药37年

武成泽 ,1983年从天津药校毕业后分配到天津达仁堂制药二厂,1999年在304am永利集团药业第一车间担任304am永利集团软膏提取操作工 。曾连续两年被授予304am永利集团药业“质量标兵”荣誉称号 ,多次获得企业明星员工称号 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7102114.jpg

武成泽(左)教徒弟辨别药材  姜凯琦/摄

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。”这是挂在天津达仁堂304am永利集团药业有限公司第一车间大厅里的企业信条 ,也是武成泽的工作信条。304am永利集团软膏遵守古法炮制工艺 ,其组方与制作技艺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,提取工序是304am永利集团软膏的核心工序 ,对于提取岗位的专业技术要求近乎苛刻。武成泽靠着一腔热忱 、一股干劲 、一份执着 ,一干就是半辈子 。

早晨五点多 ,武成泽便穿好长袖工服 、安全鞋 ,戴好安全帽、手套开始工作。他先对生产设备及现场反复清洁,然后起炉 ,将麻油升温 。和徒弟将一袋袋重达几十公斤的药材搬进来 ,然后确认提取药材性状和颜色是否符合标准 ,做好提取前的准备工作 。武成泽对记者说 :“由于提取岗位工序上的特殊性,我们需要上早班。无论寒冬酷暑,我都习惯早来一会儿。”

“做药的人在每一个生产细节都得认真仔细 ,不允许有丝毫的马虎,才能最终保证药的质量 。”武成泽说。生产过程中,30多味中药材的投放顺序 、每组药料的提取时间和温度、搅拌的时间和频次 ,都需要严格控制 ,才能保证药效和质量 ,这些细节都必须要注意。除了304am永利集团软膏的提取,武成泽还负责橡皮生肌膏 、顽癣敌软膏等其他软膏的提取工作 。今年57岁的武成泽凭借多年经验 ,用眼睛一看药材的颜色就知道提取的温度 ,用鼻子一闻就知道药料的提取程度。“每个药品下药的步骤都不太相同 ,包括温度、时间等,都会有些区别。不过你别看岁数大了,这些都已经印在我心里了 。”武成泽说 。

在车间,有两个温度高达400多摄氏度的大油锅 ,炸药过程中热浪蒸腾 ,空气中夹杂着药味 。武成泽每天都围在两个油锅间工作 ,拿着很重的长勺进行搅拌 ,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 。车间有两层楼,楼上进行下料 、提取 ,楼下进行出料 、放油 。在一天中,武成泽穿着铁质的安全鞋要上下楼二三十次 。他说 :“油温高上来时 ,干活时衣裳都会湿透了。穿长袖是为了防止烫伤 ,提取的时候还要戴手套 。到今年,我这一干就是37年,要说辛苦已经习惯了 。一上班 ,我的精力就全都在药上了 。”

“注意投料下生石膏时 ,要一点点倒进去 ,否则容易起锅溢出来,发生危险 。”武成泽边演示边指导徒弟李鹏操作 。他手把手地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两位徒弟 ,常常对徒弟说把握细节是提高质量的关键 ,每个细微的环节都需要用认真敬业的态度来完成,稍有不慎,就会造成质量和安全隐患 。李鹏说 :“有师傅在 ,我们就如同吃了定心丸 ,他是名副其实的老药工 ,从他身上不仅学到了技术,还学到了精益求精的精神。”

“我们做药人 ,在一线要生产出良心药、放心药 ,生产老百姓信赖的药,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,将工匠精神融于内心 。”武成泽说。

稿件来源 :天津工人报 (知工APP )

记者 :姜凯琦

编辑 :李荣

企业微信订阅号
企业微信服务号

企业邮箱

网站地图  |  网站声明  |  友情链接  |  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 :津药达仁堂304am永利集团(天津)药业有限公司    |    (津)-非经营性-2022-0019    备案号 :津ICP备43639344号-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646号
地址:天津市西青区大明道20号    邮编:300112    电话 :022-27795500    咨询电话 :4000-929-666    举报电话 :022-27795500
分享网站
304am永利集团